日韩精品视频网站,欧美精品一线,老牛影视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當前位置:首頁 > 生命資訊 > 保險資訊

原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人身險40年歷經四大變革,改革仍是未來唯一出路

時間:2023年10月30日 來源: 關注次數:0【字體:

  10月26日,“2023第四屆中國壽險業轉型發展峰會”在江蘇南京召開。會議的主題為“激活增長新動能,開創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原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會議上進行了題為《唯有改革才能激活增長新動能 開創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演講。
 
  黃洪在演講過程中提到,我國人身保險發展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陣痛期,要激活人身保險增長新動能,開創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改革是唯一的出路。1978年改革開放的大潮掀起,次年恢復了國內的保險業務,從1980年復業到2017年首次成為世界第二大商業保險市場,我國保險業在過去的四十多年里實現由小到大的歷史轉變,正是在不斷推動自身改革中逐步實現的。
 
  黃洪表示,當前我國保險業面臨的形勢較以往更加復雜和嚴峻,只有繼續堅持改革,加快改革步伐,方能應對所有的不確定性,實現高質量發展。
 
  對于如何改革,他提出了五大建議:一是深化發展理念改革;二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三是深化科技賦能改革;四是深化監管規制改革;五是深化經營方式改革。
 
  演講實錄整理如下(未經本人確認):
 
  我認為,要激活人身保險增長新動能,開創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改革是唯一的出路。下面,我講個人的三點看法。
 
  01 我國商業保險因改革而生
 
  1949年10月20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成立,標志著新中國以來我國保險業的新生。1958年10月,在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由于風險主要由國家承擔,保險作為市場經濟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其功能作用無須發揮,因而,決定停辦國內商業保險業務,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也隨之撤銷。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把全黨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上來,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掀起了改革開放大潮。在這樣的背景下,1979年中央決定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重新設立。可以這么說,沒有國家的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國商業保險的重生!
 
  02 我國商業保險因改革而興
 
  從1980年復業到2017年首次成為世界第二大商業保險市場,我國保險業用不到40年時間,就走過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才走完的歷程。過去四十多年里,我國保險業實現由小到大的歷史轉變,正是在不斷推動自身改革中逐步實現的。
 
  第一階段是1981年~1990年的市場體系改革。單一保險市場逐步發展成為多層次、多成份的保險市場。1988年平安保險在深圳成立,1991年交通銀行保險部組建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打破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獨家壟斷的市場格局。同時,業務種類由簡易人身險逐漸拓展為保障程度更高的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和兩全保險。十年間,保險業保費規模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從1981年的7.8億元增長為1990年的151億元,年均增速37%。
 
  第二階段是1991年~2000年的經營方式改革。一方面是營銷模式的改革。1992年,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把個人代理模式引入中國,率先啟動了從“坐銷”到“行銷”的改革,有效激發了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是分業經營的改革。1995年首次頒布的《保險法》明確了分業經營的改革思路。1996年,中保壽險(中國人壽前身)從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獨立出來,開啟分業經營序幕。十年間,保險業保費規模實現百億到千億的量級突破,從1991年的236億元增長為2000年的1603億元,年均增速24%。
 
  第三階段是2001年~2010年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最具代表性的有保險公司股改轉制和擴大對外開放。2003年底,人保財險、中國人壽海外上市。此后,平安保險、太平洋保險相繼上市,推動了管理體系的現代化。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保險業率先對外開放,將外資持股比例提高到50%,并在2004年12月放開外資壽險公司經營健康險、團體險、養老金與年金險業務。十年間,保險業保費規模實現千億到萬億的量級躍遷,從2001年的2109億元增長為2010年的14528億元,年均增速24%。
 
  第四階段是2011年~2020年的費率形成機制改革。2013年,為增強人身保險產品吸引力,經國務院批準,按照“放開前端,管住后端”的思路,開始分三步實現了人身險產品費率形成機制改革,讓定價權回歸市場主體,實現了行業發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雙贏。十年間,保費規模從2011年的14318億元增長為2020年的45257億元,年均增速14%。2017年我國商業保險保費總量位居世界第二,向著世界第一的目標不斷前進。
 
  四十多年的發展實踐證明,正是因為我國保險業始終把改革作為推動增長的動力,保費規模才能從改革開放之初的4.6億元擴大到2022年的4.7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4%,成為國民經濟中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
 
  03 我國商業保險必將因改革而強
 
  當前,我國正從保險大國走向保險強國,但保險業面臨的形勢較以往更加復雜和嚴峻。既有經濟下行壓力帶來的競爭加劇,也有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及家庭結構變化帶來的風險和挑戰,還有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蓬勃發展帶來的沖擊和改變。這些變化對我國保險業發展形成一些壓力與困難,行業普遍感到保險難做,前途茫然,路在何方?
 
  外部環境的變化,確實會對保險業發展帶來一定的困難,但根本原因還在行業自身沒有持續加大改革的力度,有些亟需的改革放慢了甚至停滯了。因此,我國保險業只有繼續堅持改革,加快改革步伐,方能應對所有的不確定性,實現高質量發展。可以這樣說,千難萬難,只要不斷改革,萬事都不難。
 
  一是要深化發展理念改革。發展理念改革是思想的改革,是觀念的改革,是最根本的改革。保險業有自身的發展規律,與銀行業、證券業等相比,在盈利模式、行業文化、定價機制等方面有顯著差異。保險業要徹底摒棄重規模、輕價值的粗放發展理念,要優化考核激勵機制,樹立價值思維,堅持效益導向。
 
  要堅持回歸本源,著重圍繞消費者最關心、最需要的健康、養老等領域深化改革力度,不斷提升保障水平和覆蓋面,更好滿足消費者多層次、多元化的風險保障需求。要圍繞基本醫保目錄外的醫療需求,加大健康險產品開發力度,堅決杜絕極短期化和違背精算原理的偽創新。要堅持“長期鎖定、終身領取、精算平衡、互助共濟”的原則推動養老險產品創新,避免與理財產品的同質化。
 
  二是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與發達市場相比,我國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偏低,究其根源,主要在于體制機制有待完善。以人均創利為例,2022年美國聯合健康集團人均創利23萬美元,是我國大型保險公司人均創利(不含營銷員人數)的5倍。保險業要優化組織模式,打破傳統的“全國、省、市、縣、營銷服務部”的公司架構,探索扁平化管理,減少管理層級,建立更加靈活、高效的管理機制,提高決策效率和執行力。要持續強化公司治理,加強大股東特別是控股股東行為規范,嚴格關聯交易管理,不斷健全激勵約束機制。
 
  三是要深化科技賦能改革。保險公司的經營基礎是大數據,保險公司本質上也是大數據公司。保險業要加強大數據應用,提高數字化營銷和服務水平,深入挖掘客戶需求和市場信息,提供更加精準的保險產品和服務。加大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計算、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應用,提高自動化程度和風險控制能力,優化客戶服務體驗,提升客戶滿意度。
 
  四是要深化監管規制改革。增強監管規則的前瞻性,圍繞市場發展新變化和主要風險點,健全互聯網保險業務、保險資金運用、負債管理等方面的監管制度。完善精算監管制度,適時修訂現金價值等規定,對分紅險實施個人賬戶制管理,定期更新生命表、疾病發生率表等,進一步夯實創新基礎。加大保險市場監管力度,規范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爭和穩定發展。完善信息披露,確保消費者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五是要深化經營方式改革。主動適應新的形勢,積極探索商業模式改革。要廣泛運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改革過于依賴中介環節的商業模式,降低中間成本,讓利于消費者。要推動代理人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精英化,下大力氣推行獨立個人代理人制度,建立適應獨立代理人模式的管理制度體系,切實提升行業服務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順應歷史潮流,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才能與時代同行。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作為呼喚新擔當。只有堅定不移地推進深層次改革,才能在復雜環境和世界變局中站穩腳跟。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保險行業要以更大的勇氣、更大的決心,堅定信心不動搖,堅持改革不停頓,努力實現從保險大國到保險強國的偉大轉變!

標簽:生命資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舆县| 德庆县| 张掖市| 藁城市| 鹤山市| 孟津县| 鲁甸县| 定襄县| 铁岭县| 来安县| 招远市| 华安县| 樟树市| 开平市| 清水县| 洛川县| 偃师市| 宜宾县| 布尔津县| 松原市| 安陆市| 绿春县| 金沙县| 理塘县| 垫江县| 佛冈县| 肥西县| 颍上县| 宝兴县| 炉霍县| 收藏| 华阴市| 澄江县| 福海县| 绥棱县| 集安市| 吉安县| 北京市| 台北县| 连南|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