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放開萬能型人身險最低保證利率
時間:2015年03月02日 來源: 關注次數:34【字體:大 中 小】
保監會2月13日宣布,將于16日放開萬能型人身保險的最低保證利率。在穩步推進人身保險費率政策改革中,將前端產品定價權交還保險公司,產品預定利率(或最低保證利率)由保險公司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自主確定;后端的準備金評估利率由監管部門根據“一籃子資產”的收益率和長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等因素綜合確定,通過后端影響和調控前端合理定價,管住風險。
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主任袁序成表示,保監會確定了“普通型、萬能型、分紅型人身險”分三步走的改革路線圖,于2013年邁出第一步,放開普通型人身險預定利率。放開萬能型人身保險的最低保證利率是第二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取消萬能保險不超過2.5%的最低保證利率限制,最低保證利率由保險公司根據產品特性、風險程度自主確定;二是集中強化準備金、償付能力等監管,產品最低保證利率越高,需要計提的準備金越高,償付能力要求就越高;三是提高風險保障責任要求,最低風險保額與保單賬戶價值的比例提高3倍,體現回歸保障的監管導向,保護消費者權益。保監會將繼續推進第三步,即放開分紅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力爭早日實現人身保險費率的全面市場化。
保監會近日召開的全國人身保險監管工作會議公布,去年人身保險規模保費達1.67萬億元,全年凈增保費幾乎相當于2003年全年的保費,規模保費和新單保費增速分別創4年和5年新高。人身保險行業去年實現利潤總額1124.6億元,增長126.3%,盈利公司家數創歷史新高。
中銀國際分析師認為,參照2月13日保監會發布的《萬能保險精算規定》,除年金和團體保險以外,對于投保時被保險人的年齡滿18周歲的,個人萬能保險在保單簽發時的死亡風險保額不低于保單賬戶價值的20%,而此前這一比例為5%。這一變化旨在加強保險產品的保障功能、強化保險本質。新規要求保險公司應為萬能保險設立一個或多個單獨賬戶,有助于開展針對性的資產負債匹配管理,方案更加靈活、風險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此外,萬能險業務未來的退保波動性可能加大。(來源于中國證券報)
標簽:生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