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券保基模式將誕生 金融交叉代理漸成趨勢
時間:2012年08月29日 來源: 關注次數:50【字體:大 中 小】
近日,證監會就《證券公司代銷金融產品管理規定(草案)》征求意見,今后券商將可加入保險產品的代銷隊列;與此同時,監管部門也已多次召集保險公司閉門開會,探討保險公司代售基金產品的可行性。
銀行在金融產品代理渠道上“一家獨大”的現狀,令多方人士對于“保券”、“保基”合作模式的誕生,樂觀其成。隨著“金改”浪潮的襲來,金融機構相互交叉代理或將漸成趨勢。
券商最宜代售投連險
保險產品代理渠道將擴至券商的消息甫一公布,即引來各方熱議。熱議過后,市場所關心的是,究竟哪些保險產品既適合券商代售,又能保證銷售成功率?
與保險客戶群相比,券商的客戶更偏好風險較高產品。若讓券商銷售傳統的儲蓄型保險產品,顯然不具備優勢,也與其客戶性質不符。
無論是從海外成熟市場的經驗,還是記者的采訪了解來看,市場人士的普遍觀點認為,投連險以及推出不久的創新險種變額年金將可能成為券商銷售的主要保險產品。
從產品特質來看,投連險和變額年金與基金具有類似特征:均具備較高投資性質,與股市掛鉤程度較高;投資者自擔風險、自享收益。因此,這兩種保險產品最適合由券商來代售。
“比如,在美國,券商是變額年金的重要分銷渠道,市場份額超過了百分之十。”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對于目前銷售情況不佳的投連險和變額年金來說,券商的加入,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其力挽頹勢。
打破銀行“一家獨大”
“保券”、“保基”模式的即將出現,對于券商、基金、保險而言,都是一筆雙贏的買賣。
最直接的受益是:渠道、客戶群的拓寬。對于券商而言,代銷保險產品意味著新增代理業務收入來源,尤其是在熊市時可彌補經紀收入的下滑;而對保險公司來說,銷售渠道拓寬至券商,將對受銀保新政影響的保險銷售形成新的支持;而能夠通過保險公司來擴大銷售渠道、擴大客戶群,基金公司亦是樂觀其成。
雖然,目前還無法預估這些新合作模式下所產生的規模效應。但不可忽視的是,這些新模式的誕生,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銀行在代銷保險、基金產品上一直以來的強勢地位。
這幾年來,銀行占據著保險、基金產品代銷的近乎壟斷地位。為爭取到更多合作銀行網點,基金公司、保險公司不得不許下高昂銷售傭金費率,以至于議價能力漸失,利潤越來越稀薄。
也正因如此,業內人士冀望,未來的“保券”、“保基”模式,不能再走過去“銀保”、“銀基”的價格戰老路,而令原本“雙贏”的合作初衷,最終演變成“荒了自家地、肥了他人田”。
實際上,交叉代理趨勢的出現,只是銀、證、信、保、基這五大金融行業實現相互開放的“冰山一角”。
金融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從諸多新政中我們不難發現,今后,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將在產品、渠道、托管、投資等方面基本打通,先前各自為政的藩籬將被打破,一個新的競爭平臺由此搭建。
標簽:生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