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中介集團化進程邁入實質階段 推動行業產銷分離
時間:2012年09月06日 來源: 關注次數:68【字體:大 中 小】
保險中介集團化大幕徐徐開啟,各大保險中介開始緊鑼密鼓籌建設立集團公司。目前,保監會發布并實施《保險中介服務集團公司監管辦法(試行)》之后,首家獲得保監會批復的民太安保險公估股份有限公司將開保險中介集團化改組的先河,正式更名為民太安保險公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另外,廣州美臣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英大長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和北京聯合保險經紀有限公司3家第一批遞交設立方案的中介機構,在獲得了保監會鼓勵和支持的批復后,也在加緊步伐籌備設立中介集團的相關事宜,未來一段時間,保險中介集團化進程將邁入實質階段。
中介公司
積極備戰集團化經營
據了解,保監會
相關人士指出,監管部門支持保險中介集團化是為了推動行業的規范發展,站在全局的角度來看,保險中介集團化也是順應宏觀經濟形勢的必然結果之一。
中介集團化只是一個起點
不過,盡管集團化成為保險中介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集團化僅僅只是起點。有分析人士指出,“十二五”乃至保險中介的第二個十年,我國保險中介將迎來寡頭壟斷競爭的時代。
更大規模、更高層次的競爭將是保險中介集團之間的競爭。隨著集團化成為保險中介常態,政策與風險投資的支持、兼并重組使資源進一步集中,可以預見,在當前泛華、華康、大童、美臣、民太安、競勝等中介集團外,將產生一批新的中介集團重新分化市場。無論集團是綜合化經營還是單體企業的專業化經營,諸如大童、美臣等實踐創新的“創業平臺+制度平臺”與“總經銷制的渠道戰略聯盟”模式,各中介機構具體的發展戰略總會是千差萬別的。但最大限度地開發保險資源、最大限度地降低經營成本以及提高服務的質量與效率,將是所有模式共同的出發點。
專家也指出,走集團化的發展道路,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業務多元化,中介集團不是規模大了就代表管理規范了。業務品質上去了,實質是深層次、根本性地轉變行業的發展方式。而新興的中介企業將率先面臨這一考驗并作出選擇。近年來,隨著保險業的迅速發展,我國的保險中介市場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由于市場主體參差不齊,無法很好地承接保險公司的保險銷售、理賠服務,也無法為保險消費者提供良好的服務,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功能作用發揮不夠。保險中介集團化、規模化發展是行業發展的必然,也是未來保險中介行業的發展方向。
推動保險業產銷分離和轉型升級
今年以來,保險中介行業迎來了一波前所未有的整頓潮,監管力度之大,處罰手段之重,涉及范圍之廣,可謂前所未有。隨著整頓清理的深入,整個保險中介市場將處于一波陣痛期,資源整合、產業升級亟待解決,走集團化、集約化的道路勢在必行。
民太安保險公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楊文明認為,產業分工越細,效率則越高,成本也會隨之下降,因此保險產業鏈的分工細化是我國保險業未來發展的趨勢,也符合世界保險業發展的規律。華康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CEO汪振武指出,現行保險營銷員管理模式中的管理粗放、大進大出、素質不高、關系不順等問題越來越突出,監管部門倡導集團化經營,通過改革保險公司銷售模式、產銷分離、兼業代理專業化等方式,從機制上解決保險行業的發展難題,提升保險行業經營效率。
另外,提高保險中介準入門檻、鼓勵保險中介集團化發展,表達出監管部門對保險行業營銷改革未來戰略的意圖。據了解,在保監會“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了支持具備條件的保險中介機構實施集團化改革,積極推動專屬保險代理機構和保險銷售公司的建立和發展,促進汽車服務企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代理保險業務的專業化、規模化、規范化發展。
產銷分離是保險公司把保險產品的銷售,委托或者外包給專業的保險經紀公司、銷售代理公司等保險中介機構。在行業內分工明晰,保險公司負責保險產品的開發和部分銷售后的服務以及保險費的資金運作;作為銷售渠道,中介公司負責對客戶的開發與產品的宣傳、銷售以及代理的售后服務。國外數百年來的保險市場發展,保險業內基本上是按照這樣的專業化分工安排。發展這種“產銷分離”模式,可以幫助保險公司減少業務直銷的成本,優化經營目標和利潤,充分利用保險中介機構的渠道優勢,借助外部資源優勢,實現用較低的人力消耗,獲得較高的收益。而保險中介公司的集團化發展,為促進保險業產銷分離鋪平了道路。
標簽:生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