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近期將發分類監管指標 公司治理成重要指標
時間:2012年09月20日 來源: 關注次數:75【字體:大 中 小】
記者從第六屆保險公司董事會秘書聯席會議暨保險行業協會公司治理專業委員會2012年年會上獲悉,保監會將于近期發布新的分類監管指標,其中對保險公司的治理風險指標進行了重新設置和賦分。今后,治理風險評價將成為保險公司整體分類監管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與公司的薪酬管理、分支機構準入、業務稽查等掛鉤。
在此次會議上,保監會副主席李克穆在書面講話中強調,當前保險公司治理改革工作已經進入“深水區”,面臨更高更深的要求。要使公司治理實現從“形似”到“神至”轉變,保險公司和監管機構都面臨很多工作上的挑戰。
近年來,為了加強公司治理監管,保監會發布了一系列監管制度文件,對公司治理提出了明確要求。對此,李克穆強調,下一步,保險公司應當健全機制,強化責任,對照監管制度要求,開展自查自糾,尤其要加大對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自查力度。在這個過程中,保險公司的董事長等主要負責人和董事會秘書等專業人員,應當認真履行職責,做好督導工作。同時,要使紙上的制度轉換為有效的治理行為,保險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和內部審計部門應當切實發揮監督作用,定期開展檢查和審計,確保制度落到實處,見到成效。
他強調,推動公司治理從“形似”向“神至”轉變,需要強化檢查督導的力度。下一步,保監會將加強對治理評價的監管,以更好地發揮治理評價在識別、防范風險中的作用。對于開展評價不認真、存在問題較多的公司和沒有切實承擔起責任的董事會秘書,將依法追究責任。
據介紹,按照風險監管的原則,保監會將對公司治理問題較多、風險隱患較大的公司,有計劃地、有重點地開展窗口指導,及時解決問題,化解風險。同時,將進一步推進董事會秘書定期談話制度,深入了解公司治理情況和存在的不足,督導保險公司加大落實力度。此外,各地保監局應當加強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內審報告報送的監管,做好轄區內分支機構風險內控指標評價工作,落實分類監管的各項要求。
據了解,為了推動保險公司治理檢查的常規化和制度化,保監會將對問題突出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專項檢查,目前正在起草《保險公司治理現場檢查操作指南》,以提高檢查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李克穆指出,股權是公司治理的基礎,也是保險監管的重點和難點。按照股東持股比例大小和對公司影響力強弱,保險公司的股東可以分為一般股東、主要股東和控股股東,在監管上有不同的要求,適用相應的監管標準。對于持股比例在5%以下的一般股東,采取簡單的備案制管理,鼓勵社會資本向保險業流動。對于持股比例在15%以上的主要股東,按照“關系清晰、資質優良、結構合理、流轉有序、行為規范”的原則實施嚴格監管,以鼓勵大型國有企業和優質民營企業投資保險業,壯大保險業資本實力。
他表示,控股股東決定著保險公司戰略發展和經營管理的方向,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尤為重要。為了使控股股東實現陽光化、透明化,并切實負起責任,保監會制定了《保險公司控股股東管理辦法》,既強化了控股股東對公司的責任和經營管理行為的合理監督,又注重規范控股股東的控股行為,防止其損害保險公司的利益。
在此次會議上,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司治理專業委員會輪執主任劉英齊介紹說,由該委員會牽頭成立的《保險公司董事會及董事績效評估指引》課題組,目前已經完成了內容制定和意見征求工作。同時,《保險公司董事會專業委員會設置指引》經過多次實地調研和討論,已經形成了課題初稿,并已征求完行業意見。此外,《保險公司董事問責制度研究》課題組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標簽:生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