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正修改《暫行辦法》 險資有望直投陽光私募
時間:2013年12月02日 來源: 關注次數:260【字體:大 中 小】
陽光私募人士近日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保險資金或被允許直接投資陽光私募產品。據悉,目前保險資管公司的非保險資金已經開始選擇私募。
險資有望直投陽光私募
近日,上海私募人士告知,目前保監會正在修改《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投向上會更加放開,將助推保險資金直接投資陽光私募產品。
據悉,目前陽光私募還不在保險公司可委托投資的資產管理公司范圍內。根據2012年7月的《保險資金委托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必須是“注冊資本不低于1億元、管理資產余額不低于100億元、具有一年以上受托投資經驗”的資管方才能夠獲準發行,而大部分陽光私募的管理資產余額達不到這個數目。與此同時,陽光私募產品借道信托、專戶、券商資管“曲線救國”吸引險資的路也不好走,因為其產品主要以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方式發行。不過,根據2012年10月下旬保監會下發《關于保險資金投資有關金融產品的通知》,險資投資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主要是項目類型的產品,“基礎資產限于融資類資產和風險可控的非上市權益類資產”。此外,保險資金本身投資私募的意愿不足,因為資產考核方式也比較穩健,而且體量大,私募收益對其影響并不大,因此盡管有些私募能夠與專戶、券商資管合作,但也沒能吸引來保險資金。
私募人士認為,隨著險資運用管理辦法的修改,一些大型保險公司、對權益類收益要求高的公司必將會來尋找私募。上海另一家私募表示,“其實現在私募的投資管理能力、風控能力已經有目共睹,保險公司資管子公司的非保險資金已經開始找私募了。”
據悉,目前一些保險資管公司會將非保險資金通過MOM的方式交給陽光私募管理。“他們的風控和保險資金對權益類資產的風控要求是同一體系,都非常嚴格,比如如果回撤達到10個點,倉位就得減半,或者個股出現負面事件,就必須對該股進行平倉等。”一家從平安保險資管公司拿到資金包的私募表示。
私募基金備戰“迎活水”
私募對于險資非常渴望,因為保險資金不僅體量大、而且資金屬性較為長期,險資專業性較強,能夠理解陽光私募的投資理念,因此服務成本較小。
有私募表示,“如果真能直投我們的話,肯定是件好事。”也有私募認為,要想獲得保險資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目前運用管理辦法還在修改中,肯定還要修改配套的指導意見,一時半會出不來。”
部分私募正在采取其他辦法吸引險資。北京星石投資早已表示希望通過公募牌照吸引保險資金,而上海一家以固定收益、量化投資為主的私募表示也在申請公募牌照,即使保險資金可以直投私募產品,但是仍然希望通過公募牌照與保險合作。“險資有白名單,如果有公募牌照會更容易上白名單,更加有合作機會,”其量化投資負責人說,“如果能夠獲得公募牌照,就能發行專戶產品,合作方的范圍能擴大很多,不僅險資,還有海外資金,這樣資金的體量大,通道費也能降一些。”(來源于《中國證券報》)
標簽:生命資訊